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 金苑快讯 校务公开 德育之窗 绿色童谣 快乐读书 教师频道 家长频道 学生园地 校长信箱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家长频道>>家长学校
  发表日期:2015年4月28日   出处:宁波教科网      已经有6353位读者读过此文
 
 
 

避免七种不良家教


    有关专家指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就避免以下七种不良家教: 

    (1)父母品质不好:父母本身行为不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品行习惯。 

    (2)破裂家庭:家庭破裂,孩子受冷落或成了出气筒,从而易被社会上的恶习所吸引,自暴自弃或逆反攻击别人。 

    (3)父母文化素质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多表现为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子女无所适从,容易流浪社会,出现各种行为问题。 

    (4)娇惯溺爱型:由于无止境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容易使孩子形成贪婪、懒惰、自私、任性的性格,适应社会能力差,依赖性强,易受坏人引诱,以至走上邪路不能自拔。 

    (5)放任型: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挣钱,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忽视了孩子的教育;还有的父母看到自己管教方法不奏效,无计可施而放任自流。 

    (6)矛盾型:父母间或与祖父母间,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态度不一致,一方管,一方护,孩子利用这种护短心理,说谎,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7)心理虐待型:目前打骂虐待孩子的少了,但由于心理卫生知识的缺乏,心理虐待现象极为严重。一是剥夺孩子正常的心理需要,如交友、游戏、自尊等。一切以大人的想法出发,望子成龙心切,逼着孩子学这学那,或盲目地与其他孩子攀比,并常以讽刺挖苦孩子为刺激手段;二是负性心理刺激过强,对孩子猜疑,甚至查看孩子日记、跟踪等,在他们眼里孩子总是不够好。孩子好的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鼓励,久而久之孩子破罐破摔或逆反,成了问题儿童。 

  很显然,不良家教的危害是严重的,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心身健康。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常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不注重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教育,一味地强制命令。有的家长抱怨为孩子付出了全部心血和财力,结果还是出了问题。这主要是以大人的心理状态和对孩子的期望出发,没有根据孩子的心理和气质特点因材施教所致。因此,重视儿童的心理卫生,搞好家教,做到因材施教,才是防治不良家教的基本原则。



 
  打印本页
 
无标题文档
联系站长| 友情链接 | 用户排行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5 安徽省铜陵市金口岭小学
地址:铜陵市金口岭东村 邮编:244000 
电话:0562-5818440 Email:tljklxx@126.com
皖ICP备05004243号-1 皖公网安备 340702020002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