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 金苑快讯 校务公开 德育之窗 绿色童谣 快乐读书 教师频道 家长频道 学生园地 校长信箱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教师频道>>教师论文
  发表日期:2013年12月26日   出处:来源:人民日报 李明阳      已经有7616位读者读过此文
 
 
 

也傍桑阴学种瓜(李明阳)

   宋代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捻麻绳,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儿时家在乡村,左邻右舍多为农家,朝夕与农家子弟为伴。一句“也傍桑阴学种瓜”倒让我想起那“捕鱼捉蟹少年时”——与小伙伴们干过的钓泥鳅、捕黄鳝、捕鱼那些事。

  在捕鱼捉蟹中,钓泥鳅活计简单。找一些小竹子来,截成半米来长,作钓泥鳅的棍子;将一些篾片削得如缝衣针一般粗细,剪成泥鳅嘴长短,作钓泥鳅的卡子。再找些母亲缝棉被用的老棉线,剪成一尺五寸长短。把棉线一头挂在竹棍中央,一头系上泥鳅卡子,钓泥鳅的工具就算制成了,我们那儿把它叫做“泥鳅钓”。接着找诱饵,去田埂、院落里挖蚯蚓,要细细的、红红的那种,把蚯蚓穿在泥鳅卡子上让泥鳅吃,引诱泥鳅上钩。

  钓泥鳅是辛苦活,起早带晚。下钓子要晚,晚到夜色降临,周边看不清人,一个人在偌大的田里走来走去,有点怕;收钓子要早,早到人们还没起床,春天乍暖还寒时早起收钓子,脱掉鞋袜迈进水里,那水冰凉冰凉的,钻心地凉。看到“泥鳅钓”旁边的水在波动,便知道钓到泥鳅了。小竹竿一提,线上牵着的泥鳅便一个劲地扑腾。把泥鳅从卡子上摘下要小心,得顺着泥鳅的劲,轻轻地,不然是抓不住的。

  泥鳅肉质鲜美,按今天话说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泥鳅有多种烧法,我们家乡通常做法是红烧,火由大变小,泥鳅渐渐泛白,汤汁逐渐变浓,锅沿边香味四溢。

  就技术而言,捕黄鳝难于钓泥鳅。捕黄鳝的竹笼像棒球的球棒,不过球棒是实心的,竹笼是空心的。粗的那端是头,留有供黄鳝钻进去的口子;细的是尾部,一个圆口子平时用木塞子塞着,只有往外倒黄鳝时才打开。黄鳝笼由尾部至头部用篾条顺序编织,篾条在头部集中并被弯曲,形成密集而均匀的倒刺。黄鳝进去时顺着倒刺,自然而顺利,叫“进去通通路”;可往回就会被篾尖挡住,为“回来路不通”。笼捕也是诱捕,诱饵是穿在笼中一根细长竹签上的蚯蚓,这种蚯蚓与钓泥鳅的蚯蚓不一样,黑而且粗,颈部有道白色肉箍,夜晚发出的亮光会引起黄鳝注意。下黄鳝笼的人将笼子沉入水下,好让贴着泥爬动的黄鳝自然钻入笼中。还得在田埂上做个对应的记号以便提示自己,第二天早上好凭借记号找笼。黄鳝笼在水里要用泥巴压住保证其不漂浮,收笼时若是在水里摇晃掉泥巴还感到沉,十有八九里面有黄鳝了。

  用黄鳝炒大蒜,把黄鳝放在平整的地头上砸扁,剪成半寸长短,在油锅里爆炒,将从地里刚拔出的新鲜大蒜洗净,切得半寸长,与黄鳝一起烧,味道很是鲜美。

  关于捕鱼也有许多故事。捕鱼要有网,这种网用麻线织成,半月状,用生猪血浸泡数日,阴干。在半月状网的上端间隔加上木块制作的浮子,下端间隔缀上锡块,这样,网下水后,上端浮起,下端下沉,网就张开了。在网的两头绑上两根长竹杆,叫“网杆”,目的是使网能抛得更远些。捕鱼人将网杆末端夹在腋下,两手抓住网杆将网抛出并由远至近不停搅动,把鱼往网里赶,最后迅速将网提起,把网到的鱼放到挂在腰间的竹篓里。捕鱼讲究运气,“十网打鱼九网空,一网打在鱼当中”,当然,还得有耐心,耐心等待就会碰到好运气。

  印象最深的是读初二那年暑假里与同学轮流护理学校菜园,一天,几个同学吃了晚饭后想弄点吃的,大家鼓动我回家把渔网拿来去捕鱼。

  学校周边是一条河。食堂厨房附近的河边架了个长长的跳板,食堂员工在上面淘米、洗菜,鱼也习惯到这里找食物,有时成群结队,用竹篮一抄,就能捉到两条小鱼。那天晚上天闷热,我们拿网赶到时,就听得鱼在河边吃水草的声音。一网下去,“刷”的一声响,鱼四散逃开,提起网,网里啪啪响,沉甸甸的,用手一抓,好家伙,有三四条半尺来长的条子鱼。逃走的鱼很快又聚拢来,我们往前走一段,再一网,又是几条,心里激动得怦怦跳……一连打十几网,个把小时光景,足足有半脸盆鱼。大家七手八脚把鱼洗净,可麻烦来了,在哪烧呢?可以在寝室外草地上码几块砖,用床上的垫草烧。可锅呢?大家不约而同想到食堂老董师傅家的锅,借,他肯定不同意。董师傅老夫妻俩在里屋打牌,锅灶在外屋,两个同学故意站在他们旁边看牌,挡住他和老伴视线,外面的人把锅拎走。至于油盐,食堂的门晚上不上锁,盐就在菜桌上。油锁在柜子里,好在柜子没锁严,装油的小脸盆看得清清楚楚,找来麦秸秆,弯成个小吸管,就把油吸到我们的把缸里了。

  一切齐全了。可偏偏烧的草不争气,烧不着,我们轮流趴在地上吹,熏得眼直淌水……也不知等了多长时间,锅里的水好像冒泡了,烧开了,但人都困了,反倒不想吃了。想起看过的一本小画书,讲的是乡村来了马戏团,一群乡村孩子没钱又想看马戏,马戏团老板就叫他们帮助搬道具,晚上可以免费看马戏。孩子们劳累一天,马戏终于开演了,可怜的孩子们却在座位上睡着了……也记不得是如何把半生不熟的鱼吃下去的,只记得吃完后送锅回去时发现董师傅家已关门睡觉了,就悄悄地放在他家门口吧……



 
  打印本页
 
无标题文档
联系站长| 友情链接 | 用户排行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5 安徽省铜陵市金口岭小学
地址:铜陵市金口岭东村 邮编:244000 
电话:0562-5818440 Email:tljklxx@126.com
皖ICP备05004243号-1 皖公网安备 340702020002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