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查德育资源,推进信息共享,提供“点餐式”服务——
整合联动凝聚德育合力
“铜陵市气象局: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参观学习机会,让学生们接受科普教育,引发热爱科学的理念。 ”“皖能铜陵发电公司:通过参观,让同学们了解发电的整个流程,知道要节约用电保护环境。 ”“颐寿山庄:通过去养老机构开展慰问、劳动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崇尚真善美的道德情操。”8月16日,记者在铜陵市铜官山区教育局见到一本《德育资源手册》,里面收录着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驻铜部队、协会团体及企业等近40个单位的德育资源。在每个德育联盟单位介绍中,都标注了单位地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 | |
“推动区域化德育资源信息共享,旨在凝聚德育教育和实践的合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区委书记昌红梅告诉记者,铜官山区文明委去年提出开展“文明出发、健康成长”德育大联盟活动,深入开展德育资源普查,制作德育资源手册,推动信息共享,为学校、社区开展德育活动提供“点餐式”服务,形成了联动效应。
德育大联盟的核心内涵是德育共鸣,通过“打造阳光风景线,深耕爱心责任田”,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让每个地方都成为一块德育责任田。工、青、妇等组织以及各相关部门还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组建活动专家队伍,形成德育大联盟活动支持系统。在此基础上,该区展开了一系列具体工作。目前,第一次全面开展的德育资源普查工作已结束,成立“义务讲师团”工作正在启动中。与此同时,在建有6所社区少年宫和1所乡村少年宫的基础上,该区今年还将增加2所社区少年宫,并加快区级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为未成年人的课外活动搭建更多平台。
打造“阳光风景线”,深耕“爱心责任田”,突出知行合一——
让道德教育动起来、活起来
德育工作如何形成合力?如何避免“5+2=0”、“白加黑等于灰”等德育失灵现象?各地都在探索和实践。铜官山区教育局长黄建平介绍说,作为铜陵市主城区,该区从幼儿园到小学共有2.3万名孩子,至少涉及7万个家庭。作为区域化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种创新性探索,“德育大联盟”以打造“阳光风景线”和深耕“爱心责任田”为内容,坚持立足学校、连线家庭、融入社会,形成德育教育和实践的“大联动、大联合”。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让每个地方成为一块德育的责任田,凝聚各方资源,构筑起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平台。 ”黄建平说。
“看起来很简单的家务活,通过参加这个‘当一天爸爸妈妈’活动,我知道了爸爸妈妈平时的辛苦。 ”在梅塘社区青少年成长驿站,金昌小学6年级学生张玉婷说到暑期参加的一次实践活动时,谈起了自己的感受。
“暑期是青少年学生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容易出现诸多‘假期问题’。但暑期也是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开阔视野的大好时机。 ”梅塘社区党工委书记李茂林说,为丰富辖区内学生暑期生活,该社区从暑假一开始就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先后联合辖区的金昌小学,德育联盟单位市气象局、供电公司等,开展了“科普一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文明上网、从我做起”、“快乐读书、幸福成长”等暑期活动。 铜官山区进一步加强社区未成年人活动中心建设,对社区教育资源进行普查、整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以现有场地、设施为基本条件,以现有管理体制、师资队伍为基本依托,发挥乡村(社区)少年宫“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的功能,逐步推开少年宫试点工作,切实加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力度,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立足学校、连线家庭、融入社会——
多向互动产生德育共鸣
8月6日,在铜官山区关工委的直接指导下,铜陵市首家“学区校外教育辅导站”——金口岭学区校外教育辅导站正式开班,首期60多位家长参加了以“幼小衔接”为主题的活动。该站以德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为主,打造学校普遍性教育之外的个性化教育;通过提高家长素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并充分发挥“五老”人员、教师、社区志愿者等作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学区校外教育辅导站”是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拓展与延伸的一种新尝试。金口岭小学校长胡朋贵告诉记者,辅导站面向全市挑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并热心于教育科学的“五老”人员、在职干部、教师以及家长担任辅导站老师,采取小班化多向互动教学;依托社区、依靠学校、贴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区域化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联动效应、规模效应、品牌效应,突出德育实践,注重共鸣效果,抓好‘德育共鸣’,是区文明委今年初提出的新要求。 ”铜官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程克勤介绍说,根据“德育共鸣”的新要求,该区各学校、社区及德育联盟单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做到了德育工作有共建机制、有互动平台、有拓展空间、有网络社区、有特色品牌等“五有”要求。 “德育大联盟的组建,与国家提出的未成人年思想道德建设要形成‘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要求高度契合,一改青少年德育静态的传授方式,让德育在实践中升华,有助于学生知行合一。 ”安大社会学系副教授孙中锋说。(记者林春生)
中安在线 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3/08/25/006020539.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