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楼梯,右靠齐,一二一,不拥挤。”、“不跑不跳到教室,认认真真学知识。”11月28日上午10时48分,恰逢下课十分钟,但金口岭小学的孩子们却整整齐齐地坐在教室内,认真地朗诵着童谣《走楼梯》。该校大队辅导员李伟说:“自2005年起,我校在全市率先开展普及新童谣活动。课前几分钟诵读童谣,就是我们推广普及新童谣的载体之一。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努力在学生的品德思想教育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金口岭小学新童谣活动在我市开展得最早、最为扎实。走在金口岭小学的校园里,楼层走廊、校园围墙……处处都是“新童谣”展板、专题黑板报,连红领巾广播站、校报等也有它的“身影”。“我们的新童谣还有个有趣的‘玩法’,不过要到下课的时候才能看到。”李伟神秘地告诉记者。跳皮筋、拍手游戏、踢毽子……仔细一听———“小鸭子,嘎嘎叫。告诉我们文明好。课间活动不乱跑,你谦我让行为高……”原来,该校各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童谣吟诵与游戏、歌舞等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把学校的新童谣推广普及活动推向了高潮。
“刚开始是老师督促同学读,渐渐地他们读出了乐趣,就开始自己主动读,再自己创作。”李伟说,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作,如今,在金口岭小学,同学们之间“比”的不仅仅是谁会的童谣多,更多的是谁创作的童谣又好又多。这个《走楼梯》就是由该校402班学生查洪涛所作,该童谣还获得全市第二届优秀童谣创作比赛一等奖、安徽省第二届优秀童谣创作比赛二等奖。
新童谣活动是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做法之一。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市充分发挥了学校、家庭、社区等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创新载体,不断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在学校,长江路小学的感恩教育、爱国小学的仁爱教育、人民小学的经典诵读教育……全市各中小学校立足实际,积极创设具有特色的德育载体,利用文化走廊、宣传展板、标语警句等,弘扬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净化了学生心灵。不仅如此,全市还广泛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全市中小学生“文明礼仪,从我做起”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学雷锋·树新风”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等,营造了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在家庭,为增强家长教子育人的针对性,邀请专家、学者、教师开设讲座;通过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等,优化家庭环境。在社区,大力整合社区资源,推动县区内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在体育设施、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等方面共享互补,努力营造“同在一区、共享资源、共育文明”的氛围。此外,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创作《铜娃民生游》动漫片、成立未成年人教育学校等为抓手,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健康成长。金口岭小学一学生家长董学慧说,像新童谣这样的活动,提高了孩子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言行习惯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 本报记者 李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