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 金苑快讯 校务公开 德育之窗 绿色童谣 快乐读书 教师频道 家长频道 学生园地 校长信箱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教师频道>>教研信息
  发表日期:2012年2月28日   出处:中国教师报      已经有4081位读者读过此文
 
 
 

推荐:寻找适合自己的好书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与朋友分享,与同行交流,亦是读书之后的一大乐事。2011年岁末,众多网友齐聚中国教师报香山会馆读书俱乐部沐月品墨香。围绕着“好书佳评”这个话题畅谈己见。在网友推荐的众多图书中,我们筛选了2009年-2011年出版的部分图书与读者共享,希望您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好书——

《教师阅读地图》
魏智渊 编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推荐理由】现在很多学校提倡“教师读书”时,往往面临一个困惑:究竟让教师读什么书?事实上,方向比方法更重要,读什么比怎么读重要。教师的阅读是很个性化的,除了共性的阅读外,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都应有不同的阅读侧重点。而这一点,恰恰是当前的教师阅读中所忽略和欠缺的,以至于很多教师的阅读营养不均衡。读书是教师的终身修炼,我们需要找准自己终身修炼的方向,并落实到日常的阅读中去。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具体的阅读“线路图”还得靠教师在阅读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教师阅读地图》,是一本让教师均衡营养的专业阅读工具书。(推荐人:刘波)

《苹果与粉笔灰》
维基·卡露娜 著
陈芸 彭燕艳 译
城市出版社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教育小品,文字自然清新,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为师之道、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事之道。书中处处闪耀着作者的光辉思想,表现出一位教育家敏锐的洞察力,给我们启迪和引导。读了这本书,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教育信念:用我的善心去呵护童心,在教育百花园里,勤耕不辍。仔细品读,“咖啡”味道醇厚甘甜。
    本书里的一个个案例,就是一杯杯原味咖啡,是作者送给我们的鲜美果实。
    感谢维基·卡露娜!凝思静品,《苹果与粉笔灰》的确是赠送给老师的心灵咖啡。或浓或淡,或苦或甜,不忍释卷。 
(推荐人:暖阳)

《幸福不缩水的智慧》
马妍姝 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该书以幸福为主旨,从心理学和实际工作的角度,与读者分享了幸福工作的十大法则,阐述了“工作着,是幸福的”、“怎样才能使自己幸福”等观点。这些法则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对于一个欲提高自身工作幸福感,致力于收获幸福的人士有很大的帮助。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教师的工作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贫而艰辛的,教师又何言幸福呢?从《幸福不缩水的智慧》的十大幸福守则中,我找到了教师的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这本书中提到:因为爱,所以幸福,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与爱同行,工作就是一种享受,爱上工作,视工作为愉快的带薪学习,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推荐人:赵俊涛)

《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
王登峰  陶继新 著
中华书局

    【推荐理由】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阅读高层次的书籍,就会近朱者赤,阅读低层次的书籍就会近墨者黑。
    读书读什么,先读经典。为什么读经典。因为“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关于经典诵读,儿童“诵经热”问题,众说纷纭。赞成者有之,反对的声音也不少。如何理解经典诵读,怎样开展经典诵读,为何要开展经典诵读?我们能从陶继新和王登峰的对话中,找出答案。读过此书后,对于经典诵读或许我们能有自己的理解,对自己选择读什么书,也是一个启发。
(推荐人:周广玲)

《问道课堂》
李炳亭 褚清源 主编
郭  瑞 韩世文 副主编
山东文艺出版社
    【推荐理由】此书是关于课改最新的“方法论”和“实践论”。承载着课堂之道、课改之理,论理自然是重中之重,但此书没有论文的腔调和不近人情,而以媒体语言的风格和特色“和风细雨”,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读之一目了然。此书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无论从哪里开始阅读都不影响阅读效果。全书6章26节,6章浑然一体,围绕课改行文,以高效课堂统领全局。26节又独立成体,每一节都是高效课堂理念与方法的一个追问。
    此书是众多课改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众多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是此书的缔造者,自下而上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为此书供给了优质的课改稿源。现在,此书将要迎来周岁华诞,作为此书读者和知音的我,想把它推荐给更多爱读书的朋友。
(推荐人:吕强)

《课堂教学的颠覆与重建》
陶继新  李升勇 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推荐理由】这是陶继新对话名校长系列中的第一部书。以对话体的形式全面展现了山东省乐陵市第一实验小学李升勇校长带领大家进行“大语文教育”的破冰之旅。“在学习中借鉴,在借鉴中超越”“从问题中来到理想中去”“理论先行,让改革永不迷茫”“车上教研,让研究无处不在”“网上冲浪,让学校无限延伸”“课堂改革,从背诵课程标准开始”等一系列活动,会给正在改革的校长们启发和借鉴;他的“大语文观”也会给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以启迪。(推荐人:周广玲)

《高效课堂22条》 
李炳亭 著
山东文艺出版社

    【推荐理由】此书是倡导新课改理念的一面“旗帜”。《高效课堂22条》所要诠释的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的高效目标,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课改新概念,必须具有实施新课改的教学基本功、新理念下教师的基本素养。
    此书是课堂教学理念的一次“质”的飞跃。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课前扎实备好“导学案”,上课时才可以具备科学驾驭课堂的能力,让宽松的课堂成为知识的乐园,让学生在活跃的思维中发挥才智,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课堂上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探索者,指导学生认识“个别”“特殊”的事物时,要注意学会归纳、概括、总结,注意寻找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点和整合规则。同时,还要尽可能指导学生运用一般性的规则或整合点进行演绎思维,强调要完成反思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的完整过程。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展开双翅,放飞梦想!在创新中去发展,在发展中去创新,在创新和发展的轮回中,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满足感和自豪感,从而达到一种课堂的高效。
    此书是一把开启高效课堂之门的“金钥匙”。它为我们在“创建高效理论,打造和谐课堂”的课改之路上指明方向,也是对教师更“高效”的要求,教师要把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也是这把“金钥匙”在打开“高效课堂”之门的瞬间留给一个教改者最深刻的启示!(推荐人:郭留学)

《如何做一名好校长》
邱济隆 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好校长的3条标准为具有先进科学的办学思想,具有卓有成效的办学实践,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校长要从纷繁的事务和应酬中跳出来,带头研究教学,走进课堂,研究教师,研究学生,把握教育方向。校长要能够像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一样,端起凳子到每个教室推门听课,带领教师冲出传统教学的重围,给学生带来人生的幸福。现在许多校长整天沉浸在文山会海中,沉浸在无休止的校园建设中,沉浸在经济封锁的突围中,成了名副其实的建筑校长、讨钱校长、开会校长、应付检查的校长,不听课,不带课,真正走进了校长职业的怪圈。(推荐人:肖学堂)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
郑学志 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老师们,你是否为处理班级事务而苦恼,为管不好学生而自卑。相信读了郑老师这本偷懒经,你会有所启发,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本书就像一本“活字典”,我们可以从中查阅到自己治班的方法;又像一盏指路灯,让我们可以高效地学习到班级管理的知识,于不知不觉中掌握实践技能。
    原来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关键不是自己不做,而是如何运筹帷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化地约束自身,自主管理班级。(推荐人:李修成)

《教育:非常痛,非常爱》
王开东 著
漓江出版社
    【推荐理由】偶然的机会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了王开东老师的这本书,开始是书名触动了我,但读罢,王开东老师广阔的视野、尖锐的言辞、独到的思考、深刻的剖析深深打动了我,使我内心深处澎湃不已。他对教育现状、教育体制和教育未来有着纯真、朴实而又富有哲理的思考,正像李镇西老师评价的“他是少有的没有被这个社会污染的人之一”。
    教育总行驶在痛与爱中,只有痛过才能有爱。开东老师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有了重新启程教育理想的冲动,希望这本书也让艰辛地在课改路上耕耘的我们有新的动力和理想。(推荐人:陈永畅)

《今天如何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
冯卫东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口号是教师耳熟能详的,但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去做研究却是大家常常遇到的问题。冯卫东老师的这本书,不愧为指导教师做好教科研的“行动指南”。毫无疑问,教育写作是教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教育写作,教科研也就成为了水中月。但现实中,很多教师还认识不到教育写作的价值,拒绝写作,因此,因缺少论文在职称评审上被“一票否决”的现象也很常见。冯卫东老师认为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走向优秀、走向卓越的必要条件,应该“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倡导教师写作。
    现实中,受到重视的课题研究是各级规划课题研究,因为这样的课题有名分,可评奖,附加值高。但是,冯卫东老师在书中明确地提出,规划课题不是人人可为、个个可以有建树的研究领域,规划课题研究不需要“全民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需要教科研。他认为微型课题是当前中小学教师开展研究的一种普适有效的途径和载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草根化研究”,是人人可以为的。
(推荐人:刘波)

《好老师在这里》
林文虎 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传统教学将“教育”简化成“教学”,又将“教学”转化成“教书”。传统教师站上讲台,做的大抵是单向灌输的“教书”工作,自然就很难避免高高在上的“教导者”心态。为了撑起威严,教师得经常摆出没有任何表情的严肃样子。过去,大家称这严肃的特质为“教师的尊严”。过度强调“教师的尊严”,就很难真诚地演好自己,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自然就远了,师生距离一旦远了,台上台下师生间复杂的情绪,便很难得到细腻的观照。
    请教师从云端走下来,能哭、能笑、也能疯狂,能和学生用同样真实的情感感受问题,面对世界。管他庄严与否,让师生有真诚的互动,或许才是成就好教师、优质教学的真实道场!
(推荐人:宋鸽)

《教书,不简单》
曾纪洲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记录了一位乡村教师的教育生活,他热爱生活,热爱教育,拥有一套极具特色、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与班级管理方法。本书从热爱生活、做好自己切入,展示了乐观、自信、真诚、具有责任感等优秀教师的核心品质,透过一个个生动、幽默、智慧的师生故事,介绍了作者独特的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的经验,传递了“培养学生的关键在于培养心态”的教育理念,是一部用信念与激情写就的“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质朴的生命本色的教育传奇”。(推荐人: 李修成)

《成器比成功更重要》
赵玲玲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常以是否“成功”来评价一个老师或学生,很少提到“成器”。赵玲玲却认为,“成器比成功更重要”。成功的人不一定成器,成器的人有可能成功。成功的人不一定快乐,成器的人一定幸福。她在书中详细解答了成器和成功的关系,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越读越有味,有啥味呢?由于我人生阅历尚浅,认识水平有限,只觉得赵玲玲的话句句箴言。有许多话想说,却欲说还休。因为我觉得无论我如何描述,也比不过作者本人语言的魅力。所以索性把书中的部分精彩语录记录下来,让岁月来咀嚼,让时间来消化吧。
(推荐人: 周广玲)

《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
高万祥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我们知道一个老师要“优秀”,教育教学上需有自己的特点或特色。如何让“特点”升华为“特色”,再由“特色”升华为“优秀”呢?高万祥老师在《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告诉我们,教育科研可以让老师更优秀。
    教育科研并不深奥,科研就是问题,问题即科研,只要有一颗研究的心态,我们可以把一切的工作当作科研来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是科研;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交流,是科研;如何让学生养成一个倾听的习惯,是科研;如何让学生自觉捡起一个纸片,也是科研。其实我们每天都是搞科研,如果把日常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琢磨,努力探讨其中的规律,其实就是科研。
    科研搞出特点,总结出经验,上升到理论,那就是具有特色了。一个教学上有特点的老师,一个管理上有特点的学校,就会成长为一个具有个性的优秀教师,就会成长为具有特色的名校。
    如果你想在教学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在管理中抓出特色,请阅读《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推荐人:周广玲)

(周广玲  吕 强  吕建科 整理)

 

2012年1月18日  第416期8-9版



 
  打印本页
 
无标题文档
联系站长| 友情链接 | 用户排行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5 安徽省铜陵市金口岭小学
地址:铜陵市金口岭东村 邮编:244000 
电话:0562-5818440 Email:tljklxx@126.com
皖ICP备05004243号-1 皖公网安备 340702020002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