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日报讯:10月22日,金口岭小学班主任们在一起交流怎么从精细之处入手培养孩子。记者感到,老师们的许多做法充满着智慧,很有效果,让人敬佩。
丢三落四是小学生们的“通病”。周庆平老师想出了一个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做法:引导学生们给每一个学习用品找一个“家”,橡皮、铅笔的“家”是文具盒,书和本子的“家”是书包,书包的“家”是抽屉,不用的时候把这些用品统统放在“家”里,才能在需要的时候及时找到。学生们都很理解、都很乐意这样做。她进而让学生给教室里的清洁工具、教学用品也找了“家”。
孩子们乱丢乱扔让老师们很烦恼。金荣老师看到自己老是像警察、保姆那样效果并不好,就用相机“记录”所看到的一切,然后展示出来,让学生们看、评。夏东老师悟出了另一个办法:自己在捡垃圾的时候,带着学生一起捡,这样学生们明白了事理。查从发老师开展“一月一个好习惯”活动,比如用一个月时间,让每个孩子都养成一个好习惯:离开座位的时候,顺手把座椅推进去。他开展“寻找男子汉”活动,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才是男子汉,让学生们纠正身上的缺点,积极健康向上。
让孩子在赞赏中前进。一名学生读完课文,刘玉萍老师让大家说说读得怎么样,结果孩子们说了一大堆不足。她想到现在的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盯着人家的缺点,意识到让学生学会赞赏别人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她尽可能多地表扬孩子,让孩子们明白赞赏别人的道理,还给孩子们设计了赞美别人的话语、赞美的技巧等。
课间的追逐打闹在校园里普遍,容易引发矛盾,影响学习情绪。余巧珍老师鼓励同学们课间打乒乓球、托球、玩悠悠球等,这种活动方式健康积极,又能锻炼一项运动技能。她的建议得到学生们的积极响应。(铜陵日报记者 许克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