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 金苑快讯 校务公开 德育之窗 绿色童谣 快乐读书 教师频道 家长频道 学生园地 校长信箱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教师频道>>教师论文
  发表日期:2010年6月15日   出处:转载      已经有8971位读者读过此文
 
 
 

铜陵赋

                          ——应铜陵市委宣传部之邀撰《铜陵赋》

                            文/黄复彩  

岁在己丑,时序深秋,蒹葭苍苍,天高地厚,有客自远方来,邀三五髫龀之友,作六七乡思之行。过头天门、大士阁,进铜都大道;游蟠龙村,天目湖,看白鹭竞翔。铜都之胜,目不暇接;铜官之游,酣嬉淋漓。是夜,友人置酒,开怀畅饮,意犹未尽,泛舟天井湖上,但见火树银花,如梦似幻,水天相映,不夜之城。难抑故乡之恋,聊发少年之狂,酗酗然,即诵青莲诗:“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陶陶矣,复咏东坡句:“落帆重到古铜官,长是江风阻往还,要使谪仙回舞袖,千年翠拂五松山。”诗言志,歌咏言,激情难禁,发思古之幽,作铜陵新赋。

浩浩铜陵,黄山之余脉,九华之门户,东接苏沪,南邻浙闽,西瞻鄂汉,北通齐鲁,居皖江之腹地,坐沪宁之要冲,前有江流,发泱泱大气;后有铜官,坐巍巍龙吟。而又纬度适中,季节分明,青山如黛,气候宜人,正所谓“水似绫罗带,山如碧玉簪,铜陵在何处,青山绿水间”。

悠悠铜都,其脉远矣。碧矿之久,凿于夏商,今有金牛古洞为证;青铜之冶,发于春秋,现有钟鼎铭文存焉;上古以黄吕奠血,孙吴有冶造红炉,春秋属吴越,汉魏设铜官,南唐即有铜陵之治。三千年炉火纯熟,八百里青铜辉映,至今延绵不绝,始号国之铜都,若非天赐神助,何能凿而不休?日月弹丸,逝者如斯,秦皇汉武,白驹过耳。金牛虽已远逝,铜草沃而常春,天地之气兮;碧矿泽及万代,青鼎彪炳千秋,祖宗之灵兮。古人有云:世有洞天福地,不若江南五松。何也,造化之功。

铜陵之厚兮,厚在精萃人文。谪仙居而不肯徙,高歌“炉火照天地”;东坡过而不思蜀,陈公园里留佳音;鲁直客居不欲还,望眼欲穿五松山;荆公流连几忘归,竹篁深处谋新章。迁客络绎,华美词章不尽;骚客流连,旧曲新歌如云。更有李纲曲,十朋风,陈翥谱,佘翘剧,葛洪丹,乔觉迹,虽凡圣有别,俱魂牵梦萦。

铜陵之美兮,美在山水之音,凤丹花岁岁惊艳,相思树郁郁绵绵,玉带河一衣襟水,滴水崖珠玑生晶,狮子山层峦叠嶂,燕子洞洞壑幽深。更复有羊山险峻,五松滴翠,天井清幽,长龙逶迤。岁有四季兮,四季之景各不同。春看天门桂馥兰香,夏观鹊江百舸竞渡,秋览笔架枫红果熟,冬踏燕子素裹银妆。

铜陵之丰兮,丰在人杰地灵。游大通长街,方知肩摩之繁华;览和悦古镇,阅尽沧桑之古今。地分八方兮,八方之土蕴宝藏。金银铜铁锡,五金皆备;生姜蒜子麻,八宝俱全。

铜陵之壮兮,壮在浩气长存。满清羸弱,列强争霸,鱼肉乡里,蚕食鲸吞;近世卖国,倭寇横行,夺我碧矿,祸我乡民。烈血化碧,功垂汗青,勇士一怒惊天地,工农奋起立大旗。民族气,中华魂,举黑手,护铜井,百万雄师过江南,春光一抹照寰宇。主席挥手,建国大业惊天地;筚路蓝缕,铜官山上起新城。重抖擞,立壮志,凿铜擢金,唯有牺牲,一勺金水耀中华,一锭紫铜献北京。五松更添新绿,铜官再绘美景。

铜陵之功兮,功在镕旧铸新。雄踞长三角,坐拥芜马铜,恰逢天时地利,又敢为人先,领思想先锋,自强不息,促百业振兴。“醒来铜陵”,引举国皆论;“起来铜陵”,激万人振奋;“崛起铜陵”,塑铜都精神。“铜都铜业”,铜业板块第一股,“铜冠”著名,傲然注册惊英伦。861带动全盘,四加一重点实施。三大主导产业,六大上市公司,“六国”居全国第一,“六业”领铜都翘楚。最佳人居,环境范例;魅力城市,首届提名;小小牛歌,列入非遗;大大港口,万吨皆进。科技、园林,全国先进,双拥、模范,北京受勋。科学环保,不闻当年照彻天地之炉火;综合治理,唯见今日浩月青冥之长空。幸福城,和谐城,听铜陵星太空奏天乐,看铜陵舰东海波涛涌;文化城,开放城,喜送春秋鉴鼎立奥运,笑迎丰收门故旧新朋。秦鉴汉鼎,古朴厚重,铜都大道,气贯如虹;一桥飞架,南北纵横,堑而无阻,皖江称雄。

壮哉铜陵,六十载惊天巨变,三十年谋就新篇。轻援手,舒双臂,扫庭院,煮香茗,邀青莲下榻,迎东坡游巡,待荆公流连,呼山谷留音。群贤毕至,但看四喜人争相起舞;万方乐至,何如青铜壁一曲新音。铜官更赋新调,五松俱无寥寂,田家秋作尽乐,邻女不复春寒。荆公墨,山谷书,苏子歌,佘翘舞,千古名人,翻唱新曲,尽填新词。

嗟夫!纵有百转歌喉,难尽铜陵千载风韵;任由如椽大笔,难述铜官旧迹新景。

赞曰:汤汤兮长江,旧随汐去,新潮逐浪,淘得五松浩然真性;厚厚兮铜官,云藏岁月,耀于古今,孕就铜都命脉精魂。

 

 

注解:

1  相传唐时新罗(今韩国)僧人金乔觉上九华山时,曾在大通逗留,民国修《九华山志》将大通大士阁列为“大九华山头天门”。

3  金牛古洞古采矿遗址,坐落于铜陵市凤凰山脚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黄吕、奠血,古代一种冶炼程序。

5  铜草,系铜陵地区特有植物,据说有铜草花的地方必有铜矿。

6  炉火照天地,见李白诗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7  陈公园,在五松山附近,今已不存。

8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于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因风浪阻于铜陵,并巧与苏轼巧遇。因士绅陈陟之邀,游陈公园。

9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曾在铜陵大明寺(今铜陵新桥乡附近)读书。

10 李纲,北宋抗金名将,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于北上抗金途中路过铜陵。

11   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

12  陈翥,北宋林学家,诗人,铜陵县贵上(今铜陵县钟鸣镇)人,毕生著述颇丰,《桐谱》一书记录了铜陵泡桐生长培植过程,为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关于泡桐的专著。

13   佘翘,明代戏曲家,铜陵县顺合(今大通)人,曾有传奇剧《量江记》上下集、《锁骨菩萨》《三忠传》等问世。冯梦龙评价其作品可与汤显祖“临江四梦”媲美。

14\ 葛洪,东晋时期著名道教领袖,于铜陵县杏山(今铜陵县顺安镇附近)有炼丹活动。

15 金乔觉,新罗僧人,曾于唐开元年间来九华山,被后世称为金地藏,地藏菩萨。

16195351日,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座铜冶炼厂在铜陵建成,冶炼出第一炉铜水,浇铸出第一块铜锭。

17 1996年,“铜都铜业”股票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我国铜业第一支上市股票,并带动“铜都板块”形成。

18 鉴于铜陵的城市历史文化之特有魅力,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将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永久命名为“铜陵星”。

19 1984825日,海军“铜陵舰”正式命名。舰号为542

20 “铜冠”牌电解铜系国家著名产品,并在伦敦有色金属交易所注册。

21 铜陵市“六国”牌磷肥产量居全国第一。

22 六业,系指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电子、纺织、能源。

23 春秋鉴系由铜陵市政府承制的安徽省政府捐献给北京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别礼品,现安放在北京奥林匹克景观大道。

24 丰收门、四喜人、铜陵音,均为铜陵青铜雕塑。

25“铜官更赋新调,五松俱无寥寂,田家秋作尽乐,邻女不复春寒。”四句引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诗意。



 
  打印本页
 
无标题文档
联系站长| 友情链接 | 用户排行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5 安徽省铜陵市金口岭小学
地址:铜陵市金口岭东村 邮编:244000 
电话:0562-5818440 Email:tljklxx@126.com
皖ICP备05004243号-1 皖公网安备 340702020002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