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小交流的一点体会
今年四月,带着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谆谆嘱托,满怀着一腔热血和一颗惴惴不安的心,作为交流教师我来到了区杨家山小学。
教师交流是促进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利于相互取长补短,特别是对于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工作的推进,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而我有幸来到了这所有着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的省示范学校,重温作为学生的快乐。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中,学校交给我的任务是:到杨小去参加教学活动,积极参加教研教改,虚心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回到学校,把学到的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给我校教师。
学校安排我接手了三年级四班语文并兼班主任,学校人数多,规模大,可是任何一个活动都在校领导和班主任的安排下井井有条地进行着,因此,我也向本年级的其他班主任学习了很多先进的管理办法。作为教师,最终的结果便是用自己的能力来知道学生,使其有长足的发展,在杨小,我参与了这里的教研活动,真实,有趣,把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到极致,我看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渗透,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的多样化,课堂整体设计新颖,学生活动的有效操作性、具体化,教师知识的渊博、语言的严谨、情感的丰富、教态的得体。这些都使我获益匪浅。
这里的老师认真负责,对每一个细小的问题都再三斟酌,反复讨论,年级组集中备课,教学环境轻松自由。就拿我们年级组的老师来说吧,每次作文都让学生把教师指导和作文提纲都写在作文草稿本上,并打上草稿,教师批改学生草稿,学生再把经过修改的作文誊写到作文本上,老师再进行详改。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每次作文练习上有新的收获。
这里的学生课外知识丰富,口语表达能力强,常常能语出惊人,他们动手能力在学校的一块块展板上便可见一斑。课外活动时,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学校也乐于提供各种渠道满足他们。放学了还能看见一个个在操场上运动的身影。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月远远不够我来学习这里的学校文化,但是教师交流,已然对教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是一种先进教育思想,先进教学方法的交流,是先进教研方式的有机结合,这种交流使双方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对于教育事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师交流即将结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教育事业尽些绵薄之力,也使教师交流活动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教研教改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促进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