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3月29日,是第15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是“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1996年,国家五部位联合下发文件规定每年三月的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一天,全国所有的中小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都要在国旗下讲话中对全校学生加强安全教育。这一天,各班都要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强化安全教育。有位名人曾经说过,“没有安全,就没有教育”。
我想各位老师和同学都听说了,上个星期二是黑色的星期二,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9名学生被残暴的歹徒杀害,还有4名同学被杀成重伤,整个过程只用了55秒的时间,这件事震惊全国。两个星期以前,还是福建省,它的省会城市福州某小学的宣传栏墙壁倒塌,当场砸死4位小同学。从这些案例中,我们看到,在最紧要关头,头脑反应敏捷自我保护是多么的重要!
来自权威部门的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每年有50余万人次学生遭受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学生安全的头号杀手。我国中小学生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火灾、伤害等原因导致死亡的,平均每天都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都有一个教学班的孩子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那么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会存在哪些不安全隐患呢?校内易发生危险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一是集中在楼道、通道、台阶、校门等处发生的拥堵挤压造成的意外伤害;二是安全措施不完备的学习设施和危险建筑意外倒塌引起的伤害;三是火灾事故、爆炸、食物中毒等意外伤害;四是人身侵害;五是在文体活动中的意外伤害;六是交通事故。
为此,在第15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 来临之际,我受学校委托,在此重申学校的几项安全规定:1、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请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2、严禁攀爬学校的各楼层护栏和外墙、栏杆。3、平时上、下楼梯特别是课间操期间和升旗仪式后,要靠右有序行走,不拥挤,不推撞,不蹲下来系鞋带,避免踩踏事件发生。4、课间不在各楼层走廊追逐、奔跑、打闹,避免碰撞和不安全事故发生。5、上课期间,特别是体育课、活动课或其他户外活动,要严格服从老师指挥,严守操作规程,严禁擅自行动,防止各种妨害安全的问题发生。6、做到文明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发生矛盾时及时找老师帮忙化解。7、清明节提倡文明祭扫,严禁带火种上山,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8、严禁到危险水域玩耍、游泳。10、在家要安全用电,还应防止煤气中毒。
百善文明为先,万思安全为重。文明在于细节处理,安全在于未然防患。 请记住:生命无价,珍爱生命。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彼此的生命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最后,祝全体师生,工作顺利,学习进步!谢谢大家! |